找到相关内容435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提升精神境界为旨趣的佛教

    龟毛兔角般的根本没有。而是指修持深妙的般若波罗蜜所达到的"心无挂碍"的境界。《心经》就通过菩萨的修持说明这点:"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"整个...为了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,而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。  我们就以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这一表述佛教整个般若智慧之"核心"或"心要"的经典来考察一下佛教所讲的"空"之真义。从《心经》可以看出,观自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759443.html
  • 禅宗功夫哲学的方法论检讨

    ,从理言理实唯一,但这个理却决不是宋明儒的理,不  是仁义礼智的理,而是般若波罗蜜之理。永觉元贤禅师固然说道“理实唯一”,然其所谓  一者是在一个佛教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的架构内的一,三教之一是一...解脱的修行活动。参见其言:  “云何报冤行?谓修道人,若受苦时,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,流浪诸  有,起冤憎,违害无限。今虽无犯,是我宿殃,恶业果熟,非天非人所能见与,甘  心忍受,都无冤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459588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1)

    、安忍、精   进、静虑、般若波罗蜜而不回向一切智智,当知彼非具戒菩萨   。....持菩萨戒由有回向一切智心故,得名为持菩萨戒,摄受净   戒波罗蜜。彼于后时若遇善友,能缘一切智智,回向无上正等...所开展的菩萨戒思想特色所蕴含的意义。   第一重面相主要是理解宗喀巴依于<戒品>中菩萨戒波罗蜜九相戒的“一切戒”(广宣说其戒事差别)的内容,如何分从所受戒、受戒法、防护戒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诠释。[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760060.html
  • 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

    的精华和命脉,《大般若经》说:“大乘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异大乘。”般若在六度中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有了般若才能认识自性佛,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...与光明、除诸闇冥、无所染污、所利益、所安隐、能与盲者眼、能令邪行者入正道;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,能为孤穷者作救护、能灭生死、能示一切法性。”   尤其,般若有知苦灭苦,观空自在的功用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160089.html
  •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——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

    2003年)。  蔡耀明着《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》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》三,1998年。  蔡耀明撰《般若波罗蜜教学与严净佛土: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》(南投:正观出版社,2001年)...入世"之对立或统一。第参章从佛教各阶段菩萨思想之演变直探大乘菩萨思想之渊源,并提出大乘菩萨实践面之特质。第肆章透过般若经典中"空"一词之意涵,说明"般若波罗蜜"是大乘菩萨从入世利生化俗中趣向自他成佛之...

    刘玉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460102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转进六地。  六地,主修般若波罗蜜——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,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,成就细相观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,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——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,成俱解脱...,佛子持戒、吃素、行善的目的乃是在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。“般若波罗蜜”意为以智慧而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。所以说佛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,成佛也是因为智慧的而得成就。下面将三乘菩提,也就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

    法门,树立了一个在家菩萨的典型。为禅宗常用经典之一。有多种异译本。  大般若经  全称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。唐玄奘译。600卷。般若波罗蜜,意即“通过智慧到达彼岸”。为大乘般若系经典之集大成者,为...诵解说此经的功德。在北传佛教界流传甚广,被禅宗奉为根本经典。有多种异译本。  心经  全称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略称《般若心经》或《心经》。唐玄奘译。1卷,共260字。“心”,喻核心、精要。《心经》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0360819.html
  • 通过梵、藏文与奘译汉文对比辨析

    通过梵、藏文与奘译汉文对比辨析   周贵华(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)  提要:本文通过梵文唯识学文献及其藏译文与玄奘汉译文相关引文的比较,对无分别智及其所缘、生起予以了较为细致的探讨。   大乘佛教的真实智慧是对诸法实相之证悟。在般若思想中,实相称空性(s/u^nyata^),证此实相之智慧称般若(prajn~a^),或者般若波罗蜜(prajn~a^- pa^ramita^),而在唯识思想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1661155.html
  • 四川高僧——宋代雪窦重显禅师及其颂古禅风

    般若波罗蜜。”须菩提说:“我对般若,并没有说一字。”帝释天说:“尊者无说,我乃无闻。无说无闻,是真般若。”于是大地震动,花雨飘落得更多。关于这则公案,据《明觉禅师语录》卷五记载,重显还作了一...且含糊,这里通过一番对比考证,对他求道和传道的一生大体经历尽可能作系统的介绍。  有关记载重显生平传记的资料很多,主要有:《佛祖历代通载》卷十八、《释氏稽古略》卷四、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卷三、《五灯会...

    法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5861787.html
  • 《道行般若波罗蜜经》在中国的传译

    学者研究《道行经》时,说《道行般若经》的主要内容就在其第一品,认为这一品是《小品般若》的最基本内容,是佛教般若经典最早形成的部分,关于这部分论述见下面一节。   《般若道行品》中的“道行”,是波罗蜜的...,少有学般若波罗蜜者。若有说者,闻之不恐、不难、不畏,是人前世时,闻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,以是菩萨至德之人持净戒完具,欲为一切人作本,所度脱,是辈人索佛道者,我知。   这是说,般若学最后会传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061918.html